在线客服

行业洞察丨中国灵活用工行业焕发新活力,数字化及互联网推动整体市场需求

行业洞察丨中国灵活用工行业焕发新活力,数字化及互联网推动整体市场需求插图

灵活用工

近年来信息和数字技术的应用,以及大数据、云计算、5G等技术的高速发展,促使人力资源管理向人力资本管理转型,采用灵活用工模式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经之路。

01

中国灵活用工市场概览

“灵活用工”是企业通过非传统雇佣方式进行人力资源配置的一种方法。传统的用工模式通常是长期固定的雇佣形式,而灵活用工模式更注重临时性和灵活性,能够有效帮助企业控制用工成本并提升用工效益。

最早的灵活用工形式包括劳务派遣,后来逐渐演变为业务外包、非全日制等多种形式,如今更发展出了以平台为基础的新型态。新型态依托数字技术,通过灵活用工平台高效连接供需两端,优化整个用工流程,实现“人”与“岗”之间的高效匹配和人力资源的弹性管理。

灵活用工不仅能在满足企业经营目标的前提下实现用工的合法化和灵活性,减少劳资纠纷,增加劳动力市场多样性,还能降低用工成本,促进企业内部和谐的劳动环境。

行业洞察丨中国灵活用工行业焕发新活力,数字化及互联网推动整体市场需求插图1

来源:沙利文分析

在2017年至2022年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从11.4%上升至14.9%,预计在2027年将进一步增至16.9%。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导致15-64岁的劳动适龄人口从10.0亿人减少至8.7亿人,人口增长速度减缓,进一步加剧了整体劳动力市场的不稳定性。自2020年起,中国内地多个省市发布公告调整社会保险征收主体。包括北京、上海、深圳、天津等15个省市在2020年11月开始,将企业社会保险费的征收主体由社保部门转为税务部门(即“社保入税”),这一举措可能加重企业全职员工的税收负担。

行业洞察丨中国灵活用工行业焕发新活力,数字化及互联网推动整体市场需求插图2

来源:沙利文分析

我国的共享经济市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截至2022年,整体共享经济市场规模已达到38,320亿元。在数字化和互联网的推动下,各种新型经济形态纷纷涌现,同时也推动了整体灵活用工市场的需求。

行业洞察丨中国灵活用工行业焕发新活力,数字化及互联网推动整体市场需求插图3

来源:沙利文分析

新兴Z世代的劳动力在职业发展方面的观念转变,为整体灵活用工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相较于90/80时代的求职者,Z世代的年轻劳动力具有明显的个性化特征,对企业和求职渠道提出了更为综合的要求,从而推动了整体行业的发展。

根据沙利文的测算,整体灵活用工市场的市场规模在2017年约为26,131亿元,在2022年增长至73,26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2.9%,预计到2027年会接近20万亿元,2022-2027年复合增长率约20%。

行业洞察丨中国灵活用工行业焕发新活力,数字化及互联网推动整体市场需求插图4

来源:沙利文分析

相较于全球其他发达国家/地区,我国的灵活用工渗透率仍然相对较低,预示着我国灵活用工市场具备巨大的增长潜力。从企业角度来看,超过80%的中国企业的灵活用工渗透率仅在10%以下,而渗透率超过30%的企业仅占9%。这显示出在未来,我国灵活用工市场有足够的发展潜力和空间,可以进一步扩展。

行业洞察丨中国灵活用工行业焕发新活力,数字化及互联网推动整体市场需求插图5

来源:沙利文分析

1984年,英国苏塞克斯大学教授阿特金森(Atkinson)提出“弹性企业模型”理论,强调企业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人力资源配置,以适应内外部环境的压力。20世纪初,美国率先引入了具有灵活用工特征的劳动模式,即“劳务派遣”,旨在应对当时严重的失业问题和沉重的社会保障负担。随着社会经济和全球化的发展,这一劳动模式传入欧洲、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尽管中国的灵活用工渗透率有所提升,但仍未达到日本的四分之一。鉴于中国庞大的人口规模和产业需求,预计中国将在未来迎来灵活用工行业的迅猛发展。

2020年,新冠疫情突如其来,给全球政治经济带来了巨大冲击。在这一背景下,中国成为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灵活用工作为一种新型用工模式,在特殊时期的社会治理和资源配置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稳定了就业、促进了发展。

在整体灵活用工应用中,制造业的特点表现得尤为鲜明。首先,岗位需求主要集中在技能要求相对单一的一线普通岗位。其次,受产品特点或买方市场的影响,用工数量常常存在淡旺季的差异。

在所有应用灵活用工的传统服务业中,建筑业是使用灵活用工企业最为集中的行业,占比达76.6%;其次是交通运输/物流仓储/邮政业,有46.4%的企业正在使用灵活用工。总体来看,传统服务业的灵活用工普及率需要结合企业所在的细分行业和主营业务来看待。例如,酒店与餐饮业的灵活用工情况相似,主要集中在服务员、保洁员等岗位,这些岗位表现出明显的波峰波谷特征,所需技能简单,协作性低,岗位可替代性较高。

行业洞察丨中国灵活用工行业焕发新活力,数字化及互联网推动整体市场需求插图6

来源:沙利文分析

02

中国灵活用工市场增长引擎

1)外卖的发展让消费者形成线上消费习惯

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应用对餐饮外卖市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动了该市场的迅猛发展。疫情爆发在2020年进一步助推了外卖市场的增长。截至2022年底,餐饮外卖市场规模已达到约11,905亿元人民币,较2017年的3,175亿元增长,年复合增长率高达30.3%,在线用户规模超过5.4亿人次。

餐饮企业通过线上销售渠道不仅加强了与消费者的联系,更使商家更加便利地收集消费者数据,充分挖掘消费者的饮食需求,从而提升企业竞争力,并提高对外卖平台的使用频率。

灵活用工平台在平台需求和劳动力资源对接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作为以效率和时间为核心的配送服务业,精准匹配骑手、消费者和门店是其灵活用工的核心问题。配送服务的主要用工对象是骑手,具有规模大且分散的特点。在保障即时快速响应的同时,数字化技术使平台能够在不同地区用工波峰波谷进行学习分析和预测,实现在高峰期的区域性即时用工调动,最终实现传递效率最大化。

2)共享出行行业逐步走向规范化

共享出行是一种新兴的交通方式,消费者无需拥有车辆所有权,而是通过共享和合乘的方式与他人共享车辆,按照个人的出行需求支付相应的使用费。这一模式在互联网时代得以崭露头角,2012年,基于移动互联网和定位技术的“滴滴打车”应运而生,拉开了消费者出行市场变革的序幕。自2012年以来,许多专注于新型移动出行的初创企业相继成立,并得到资本的支持,共享出行已成为共享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全面满足用户的需求。

从2017年的654.4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805.6亿元,共享出行市场规模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年均复合增长率达5.3%。由于2020年新冠疫情导致停工停业,市场规模增长放缓。2022年,新冠疫情的变异毒株再次在全国范围内爆发,出行行业受到沉重打击,市场规模有所下降。

展望未来,随着后疫情时代出行需求的逐渐回暖以及自动驾驶等技术的商业化落地,共享出行服务的运力将进一步提升,填补一些地区和场景下公共交通运力的空白。预计共享出行市场规模将从2021年的805.6亿元增长到2027年的1,100.5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6.4%。

03

中国灵活用工市场驱动因素

1)中小企业是中国经济的重要参与者

我国市场主体主要由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构成,2022年全国各类市场主体总数达到1.7亿户,其中97.4%为小微企业,99%以上为中小企业。规模以上工业中小企业数量达40万户,营业收入达75万亿元,利润总额达4.7万亿元。

在就业方面,中小企业为我国提供了80%的就业岗位,私人个体就业总数自2012年以来增长2亿多人,达到4亿人。尽管中小企业在经济基本盘和稳定发展方面表现强劲,但数字化程度普遍较低。灵活用工平台企业已经聚焦于中小企业,通过多种下沉途径抢占市场份额,将其视为未来业务增长的关键。

2)疫情下降本增效成为普遍需求

相对于大企业,新冠疫情对中小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的冲击更为显著。超过70%的企业受到疫情影响,销售收入普遍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约有一半企业的降幅超过20%。为应对疫情带来的压力,企业纷纷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降薪、裁员、缩减生产规模以及暂停经营等。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中,“成本提高”是首要考虑的因素,占比超过80%。弹性用工模式作为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一部分,成为企业实现“效率化”转型升级的得力助手。

3)数字化技术的应用

随着灵活用工模式的深入发展,尤其是在专业型和技术型工作领域的推动下,整个招聘流程逐渐呈现前、中、后全流程的趋势。

用工企业在招聘前,通过AI算法和大数据技术对历史招聘信息和用工信息进行详细分析,实现供需双方的及时调配和人岗精准匹配,合理规划招聘计划;在招聘过程中,AI面试等技术手段将显著提高招聘效率,缩短整个招聘周期;而招聘后的测评工具不仅为供需分析及人岗匹配提供数据支持,还为技术型灵活用工岗位的个人能力评估提供了依据,为后续的人才培养和留用提供了有力的参考。

数字化技术在灵活用工的招聘过程中的前、中、后期的应用,有效提高了整个招聘流程的效率,保证了招聘的准确性,为招聘全流程的高效运转提供了有力支持。

4)利好政策的推动

近年来,国务院和工信部相继颁布了一系列政策以推动灵活用工行业的蓬勃发展。例如,2015年7月,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到2018年,要进一步提升互联网基础设施,夯实网络设施和产业基础,加快新一代移动通信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的发展,完善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型基础设施。在2018年8月,工信部发布了《扩大和升级信息消费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通过“企业上云”行动,面向各行业企业进行宣传培训,推动云计算服务商与行业企业深度合作,利用云上的软件应用和数据服务提升企业管理效率,同时组织了典型标杆应用案例的甄选。再如,2022年7月,工信部颁布了《“十四五”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规划》,规划到2022年底,将组织100家以上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和数字化转型服务商为10万家以上的中小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服务,推动10万家中小企业实现业务“上云”。这也意味着,企业数字化正成为一个值得重点关注的潜力巨大的战略方向。

04

中国灵活用工市场发展趋势

1)灵活用工模式应用范围延伸

随着互联网和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办公软件也在不断进行革新和迭代。远程办公、视频会议、多地协同办公等工作组织形式的实现和应用成为可能,同时不同群体的特性也推动了灵活用工模式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展。从最初以蓝领为主的制造业和服务业基础工作岗位,逐渐向需要技术、能力和知识的岗位拓展,进一步扩大了灵活用工市场。与此同时,灵活用工的主要用工群体也从蓝领向技术型和专业型人才延伸。

2)灵活用工将成为企业主要用工模式

人口增长趋缓、人口红利逐步消退以及老龄化问题的日益凸显,使得最低工资标准持续提升,从而导致用工成本上升。社保入税政策使得企业需按员工实际工资缴纳社保费,从而大幅度增加企业的社保成本。随着金税四期税务系统的全面实施,数字科技提升了税务管理的精准性,阻止了企业逃税、少交社保、企业所得税、增值税和虚开发票等行为,从而导致企业的经营成本上升。在这一背景下,灵活用工成为降低企业成本的一种有效方式。

传统用工模式下,企业自主招聘各岗位人才,与就业者形成长期稳定的用工关系,个人长期受雇于一家企业。而在灵活用工模式下,一些企业的基础岗位通过劳务派遣、业务外包的形式由第三方代为招聘和管理。随着灵活用工模式的不断成熟和人们工作意愿的改变,该模式将逐渐渗透到企业其他非核心业务岗位,成为企业主要的用工模式之一。企业在资源配置上发生变革,专注于核心业务的招聘,而将其他业务外包给灵活用工平台,使其成为其他业务招聘的主要承包方。

上市公司灵活用工平台详情咨询:183-8010-7655,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侵联删,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appjobs.cc/3113.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