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灵工平台:到底合规吗?

如果灵工平台可以拟人化,一定比窦娥还要冤。

因为灵工平台从底层逻辑上讲,配方真的很干净。
它就是一个简单的包含招聘、发薪、报税的平台,降低企业用工成本、为灵活就业者进行收入结算,并做好双方完税,合规满足双方各自的需求。
按理说,做得风声水起的灵工平台应该一大把。
但现实中,除了“一大把”之外,大部分风评却不咋样。
“某灵工平台被查”
“灵工平台又双叒叕暴雷”
……
诸如此类的负面新闻从未停过。
作为新就业形态下的产物,灵工行业发展并不成熟,也没有成文的规范和统一的标准。
因为涉及完税,再加上国家在这方面的利好政策,才让这一手好牌捏在了一些爱“搞事情”的人手中。
乱象从何处来?
01
变异为虚构业务违法虚开发票、洗钱的工具
20年11月,烟台市经侦局曝光了首例涉灵活用工平台的虚开案件,控制涉案人员46名,虚开发票高达13亿余元。
21年4月,湖北某市一团伙通过搭建灵活用工平台,借用、购买大量自然人身份证信息,虚构业务、虚开金额2.2亿,查后被抓。
截至今天,这类野鸡平台有很多,虚开案例仍层不穷。
02
被企业滥用成为“隐蔽劳动关系”的帮凶
东西再好,也不能滥用。
一些企业套用灵活用工平台,将本就存在劳动关系的员工转为灵活就业人员,硬做成灵工场景,解决社保高、奖金高、拆分工资等问题。
这极易引发员工申请仲裁风险,灵工平台会被牵连。
8月7日,上海市宝山区法院公布了一份刑事判决书。
上海某公司人事经理,因利用灵工平台进行拆分工资等操作,被判有期徒刑1年3个月,缓刑1年3个月。
03
不靠谱、不专业  没有资质硬拦活
做灵工是要有代征资质的,完税做不了,干啥也白搭。
但现实中,一些中介机构以代征资质为噱头,开展不真实宣传,没有资质就干活,一查一个准。
企业还想着合规又省钱呢,没想到会遇上“猪队友。”
以上只是个别例子,大大小小的平台,不同的套路,有很多,搅浑了灵工平台的生态。
这也是为什么从21年开始有很多巨头玩家开始布局自有灵工平台的原因之一。
而在这些巨头玩家中,要么是大甲方,要么就是支付机构。
因为在灵工中,收入支付是重要环节,高效、安全的分账系统恰恰是支付机构的主营业务,能从根本上杜绝风险。
2021年7月,字节跳动上线灵活用工平台“乐小活”;
2021年6月,大型国企国投人力推出“好灵工”平台;
2021年10月,蚂蚁集团上线“支付宝灵蜂服务市场;
2022年6月, 银联上线“灵活用工平台”;
2023年2月,支付宝推出面向灵活就业人员的“就业聚合频道”。

大甲方其实也不想抢饭碗的。
 
除此之外,这两年,也是可以看到有大甲方在寻求第三方灵工平台合作的,比如君乐宝、蒙牛。
也就是说,第三方灵工平台的空间是在的,只不过需要增强规范性,针对这些乱象问题,国家已经开始有所行动。
以数治税   严监管时代来了
4月10日,江西省税务局发布了“灵活用工平台企业风险识别完善应用”的政府采购意向。
灵工平台:到底合规吗?插图
8月17日,又发布了“灵活用工平台企业风险识别完善应用项目”公开招标公告。
灵工平台:到底合规吗?插图1
具体内容包括:
1.电子税务局增加灵工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模块,持续完善报送模板。
2.对纳入试点范围的灵工平台企业实行白名单管理
3.编制风险识别指标,依托电子工作平台,对报送的涉税信息开展风险识别,分类开展监管。
4.查询功能,依托电子工作平台,通过可视化界面便于税务人员对灵工平台企业进行多维度查询。

还有前段时间,某省税务局发布“灵工平台企业监控预警指标及积分标准和灵工平台企业委托代征商品分类编码白名单”。
根据相关文件显示,对于业务场景税务局作了明确规定,仅限于快递、外卖、代驾、家政、网约车、家居安装装卸搬运等行业。
对于灵活就业人员的收入金额也做出了明确要求,月收入不得超过15000元、单笔收入不得高于3万元、年收入累计超过36万元的限制。
白名单、积分制等这些举措,都是为了监控灵工平台的真实性,倒逼灵工平台合规,提升信用等级。
而对于正在做灵工平台或打算去做灵工平台的企业来讲:
要做,就不要做“野鸡平台”,确保业务真实性留痕,加强税务合规;
要做,就不要做“猪队友”,持“资质”上岗,服务链做完整。
在以数治税的时代,灵工平台的运营只会更规范。

上市公司灵活用工平台详情咨询:183-8010-7655,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侵联删,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appjobs.cc/4853.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