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灵活用工的现状与趋势研究 | 研究院观点

 

随着社会产业结构变化和疫情影响,灵活用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呈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本文通过阐述「灵活用工」的基础概念,分析灵活用工市场的现状和商业模式,提出了灵活用工的趋势和人力资源服务商的业务思考,对于人力资源服务商如何更好地发展灵活用工业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基础概念

灵活用工是什么

灵活用工强调雇主的用工状态,是标准雇佣之外的用工形式,其包括劳务派遣、业务外包、互联网平台用工、传统零工(非全日制用工、日结、兼职等)、实习。相对于传统用工,灵活用工更为灵活,没有正式劳动合同,关系简单,可以大幅降低企业成本。

核心行业及场景

灵活用工模式普遍应用于:直播、传媒、电商、物业、旅游、娱乐、教育、支付、培训和医美等行业,涉及到网红、KOL、推广人员、导游、作家、线上教师、POS推广人员和线上医生等不签订正式劳动合同的岗位。

统计显示,灵活用工的前三大目标用户行业为直播(如虎牙、抖音、斗鱼)、物流(如德邦、顺丰、韵达)和社区电商(如一淘、京东)。这些行业都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各公司需根据自身资源和能力来抢占市场份额。

灵活就业人员的法律关系认定

灵活就业人员与服务平台之间的关系呈现多样性,主要可分为不完全劳动关系和承揽关系。
  1. 不完全劳动关系:2021年7月,人社部、发改委等八部门出台《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指出,在不完全满足传统劳动关系的情况下,但企业仍对劳动者进行劳动管理时,应与劳动者签署书面协议。这种新型的劳动关系仍以劳动为主,保障劳动者享有与传统劳动关系中相同的权益。2022年3月,宜昌市与多家快递和外卖平台代表举行了不完全劳动关系协议签订仪式,其中涉及的权益如最低工资、社保和人身意外保险等。

  2. 承揽关系(非劳动关系):目前,很多网络平台采用“发包+承揽”的业务模式,典型如网约车、外卖、网络主播等。这种关系下,劳动者与平台之间不具有传统的劳动关系。例如,众包模式下的配送员,他们以个人身份在平台注册,根据需要抢单,工作时间和地点均具有高度自由性。相关的司法判例也认为,这类劳动者与平台之间缺乏劳动关系的基本特征,如人身依附性、工资支付方式等。

综上,随着新就业形态的出现,劳动关系也在不断发生变化,需要相关法律和政策予以明确和保障。
市场情况

宏观情况
    • 国家层面支持:国家积极支持灵活就业,注重完善相关政策,确保劳动者权益,并推动新的就业模式和伤害保障方案。特别是在新冠疫情背景下以来,发布了多项与灵活就业相关的政策:
2020年7月,《关于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激活消费市场带动扩大就业的意见》呼吁适应跨平台、多雇主的灵活就业政策,并加强劳动者权益保障,同时支持建立灵活就业平台并提供线上职业培训。
2022年3月,《国务院关于落实重点工作分工的意见》再次强调完善灵活就业社保政策,并继续推进新就业形态职业伤害保障试点。
  • 企业需求强烈:2020年疫情导致全球经济压力,大部分企业转向灵活用工以降低成本和缓解压力,成为应对失业潮的策略。
     
  • 员工接受度高:新生代员工,如90后、00后,对灵活用工的接受度高,注重自由和成就感,更倾向于弹性工作方式。
在国家强支持、企业高需求和员工可接受的背景下,灵活用工市场增长空间较大。据艾瑞咨询报告显示,2023年灵活用工预计市场规模为14411亿元,预期同比增长19.40%。
灵活用工的现状与趋势研究 | 研究院观点插图
资料来源:艾瑞咨询,中银证券
商业模式
相较于传统雇佣模式,灵活用工需求的增加对于用人单位、税务机关和劳动者都有一定的挑战。
  • 用人单位(B端):面临合规风险,税务稽查难题,与兼职人员配合问题及可能的纠纷。其运营成本高,传统薪资发放方式导致工作流程复杂,如核对、到账及个税申报。财务成本因缺乏发票而增高。
  • 劳动者(C端):纳税率可达40%,纳税流程复杂,缺乏纳税意识,并需支持多种收款方式。
  • 税务机关(G端):税收征收困难,核算问题多,数据统一化缺失,导致造假难以识别。
针对以上特点,灵活用工的商业模式应运而生。灵活用工涉及到三方:用人单位、灵活用工服务商以及劳动者。在灵活用工模式下,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不直接签订劳动合同和发放薪资,而是通过服务商直接对接,向服务商支付项目成本及服务费用。降低了传统雇佣情况下的“选育用留退”全流程的成本,同时实现了风险转移。
灵活用工的现状与趋势研究 | 研究院观点插图1
资料来源:艾瑞咨询,招商证券
对于灵活用工服务商来说,其业务收入主要由员工工资与服务费构成。服务商需要先垫付员工工资,待外包员工交付业务完成后,用人单位向服务商支付员工工资以及每月10%-15%的服务费。因此,灵活用工服务商的主要利润来自于服务费与自用人力成本的差值。
服务商分布
结合人力资源行业本身特性与灵活用工商业模式,灵活用工服务商大致可分为:综合服务、垂直招聘、薪税结算、社保福利、人事管理这五大类型。其中,传统人资企业纷纷开拓灵活用工业务,作为其主要营业收入来源,并表现良好。近日,科锐国际发布2023年半年度报告。在报告中显示,2023年上半年营收超47亿,同比增长7.88%。灵活用工业务一直为科锐国际的主要收入来源,营收逆势增长12.95%。在薪税结算方面,灵活用工服务商Yunhuisuan (Cayman)Technology Ltd(云汇算(湖南)科技有限公司),拟在纳斯达克交易所IPO也引起行业关注。据悉,全国目前至少5家以灵活用工服务为主营收入的企业正预筹备上市。
灵活用工的现状与趋势研究 | 研究院观点插图2
数据来源:艾瑞咨询
未来趋势

灵活用工的发展趋势

  • 平台型组织需求旺盛
随着企业面临的成本压力增加,灵活用工正在逐渐成为中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的主流模式,预期未来中国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灵活用工最大的国家。在互联网和经济的双重驱动下,包括华为、阿里、京东和腾讯等大型企业和中小企业都在调整组织结构,倾向于采用兼职和项目制等灵活用工方式。这种转型意味着企业正在走向“平台化”,即基于业务需求形成的自由团队,预示着平台型组织将成为新经济中的主流。
  • 由中低端人才转向中高端人才
与此同时,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崛起和共享经济的普及都推动了“共享人才”的理念。众多企业纷纷聘请短期的专业人才以增强其技术应用能力。这种转变促使灵活用工市场向中高端转型,同时也使市场持续活跃。这种灵活的工作模式为企业和个人提供了双赢的机会:企业可以降低成本和风险,而个人则有机会获得更高的报酬和更大的工作自主权。
  • 数字智能化进一步提升
随着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应用,灵活用工市场正在快速实现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例如,许多人力资源服务商已经开发了在线招聘、智能匹配、电子合同等功能,使企业和员工之间的交流和管理更加高效和便捷。此外,一些平台还开始使用人工智能技术来分析企业和员工数据,为企业提供更好的人力资源规划和招聘建议。随着各个组织数字化水平的提升及渗透,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和服务商都将选择用SaaS系统来管理企业内部与项目。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用人单位端的SaaS和服务商端的SaaS两者分开运行。那么用人单位端的数字系统及服务商的数字系统之间的逻辑整合及数据互通仍是痛点。
关于行业角色的一些思考
行业趋势虽属推测,但业务必须继续。多数平台在满足现有客户的同时寻找新机会。以下是对行业角色的思考:
1)To B端:灵活用工产品受热捧,但仍有无法进入市场的企业。转换思路,考虑将这些无法入场的企业视为潜在客户。提供产品,收取定制开发费用,协助与银行对接。以SaaS模式服务这些客户,既赚取收入又制定行业标准。
2)To C端:C端用户运营一直是热门话题。不仅要为C端用户提供服务,还要了解他们的需求。直接销售产品可能转化率低,关键在于建立消费者信任和提高用户粘性。考虑利用灵活用工数据为风控提供支持。
3)To G端:实际上是在协助国家税务局工作,从而获得国家一定程度的默许。如何更好地服务税务机构和国家是个重要议题。比如,采用区块链技术协助税务局存证,结合技术与政绩。与税务机关建立良好关系,将更利于客户拓展。
随着灵活用工市场保持快速增长及不断变化的趋势,人力资源服务商应多角度进行思考,从B端、C端和G端中寻找机会,积极把握机遇,基于自身的优势及资源,调整战略,得以持续发展!

灵活用工的现状与趋势研究 | 研究院观点插图3

上市公司灵活用工平台详情咨询:183-8010-7655,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侵联删,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appjobs.cc/1880.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