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新业态的发展,灵活用工已成为一种新的就业方式,越来越受到企业的关注和认可。随着对灵活就业需求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灵活用工平台应运而生。然而,由于灵活用工平台数量多,监管困难,各平台质量参差不齐。因此,在本文中,小编从税收角度全面解读了“灵活用工平台”,存在哪些风险,企业应如何避雷踩坑!
一、灵活用工平台及其常见的业务模式
1、灵活用工到底是什么
灵活用工平台是连接企业和个人的灵工服务结算平台。灵活用工平台的主要痛点是公司向临时零散员工支付费用后缺乏发票造成的财务或税务风险。
比如滴滴、美团等需要大量兼职司机、兼职配送人员等劳务人员的公司,再比如需要大量灵活用工的建筑工程等企业,公司和个人之间存在劳务关系,而不是劳动关系。企业按照工程量、接单量的标准与个人做结算,但企业不承担这些人员的社保费用,因为他们不是劳动关系,也不是公司员工。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向这部分人员支付劳务费,还需要取得个人开具的增值税发票(一般为普通票),才能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这部分劳务费。
但现实中,如果每个用人单独需要向税务局申请开票,不仅操作成本高,而且由于操作不当,可能会增加个人的即时税收负担,因此用人单位很难接受。如果有类似承包商的角色,建立个体工商户或个体企业自行开具发票,虽然可以解决发票问题,但用人单独不熟悉个体经营和会计,沟通成本或合规成本也较高。但如果这部分发票处理不好,企业将有大量无票支出,无法税前扣除,增加企业的税收负担成本。灵活用工平台的出现正好可以解决这一矛盾和痛点,即:
这些平台可以基于真实的服务外包协议为企业开具增值税发票,以满足企业税前扣除和进项抵扣的需求。
2、常见的业务模式
灵活用工平台业务流程
1)、公司通过灵活用工平台发布业务,个人可以在平台承揽相应的业务。
2)、用工单位并不与这些个人签订服务合同,而是与对应的灵工平台签订服务合同。
3)、企业将这些劳动报酬及相关税费和服务费交付给灵工平台,灵工平台向企业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或普通发票。灵工平台将相应的劳动报酬分配给承包业务的劳动者,并代扣代缴相关税费,如增值税、个人所得税等。(通常在这一步,很多平台可以根据营业收入为个人争取核定征收政策,降低税收负担成本),并代表个人向税务局申请完税凭证,交付用人单位或个人备查。
4)、灵工平台将统一向税局索取可税前抵扣的发票用于自己税前扣除。
灵活用工平台的进展改变了传统的就业形式。在过去的四年里,灵活就业连续四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截至2022年,我国灵活就业人数已达2亿人。灵活用工平台作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平台,一方面可以为劳动者申报个人所得税,另一方面可以为用人单位开具专用票,实现用工与社会保障风险的隔离,更有利于双方。
根据上述正常运营模式,灵活就业平台本身的业务问题不大,但由于我国对灵活就业平台没有统一的法律规范,相关法律规范仍在逐步建立和完善。发展迅速,需求众多,政策有待完善,很多人瞄准灵活就业平台,想分一杯羹。因此,以“灵活就业、任务众包、税务筹划”的名义开虚假发票、洗钱的现象屡见不鲜,灵活就业平台雷电等检查案例也屡见不鲜。那么,为什么灵活就业平台经常被调查,常见风险是什么,企业应该如何调查和规避呢?
二、灵活用工存在的常见风险
1、委托代征资质。
正规的专业灵活用工平台必须取得主管税务机关授予的委托代征资格。一般来说,做灵活用工平台业务的只有具备相关资质证书才能从事业务服务。但是云龙混杂很多灵活用工平台在没有相关资质证书的情况下私自开展业务是不合规的!
目前国内从事灵活用工的公司超过千家企业,除去那些有着多年服务经验,服务合规完善的专业平台,大部分灵活用工平台不具备正规资质,只是以“委托代开”作为吸引客户的噱头,有意无意的通过打擦边球,钻法律空子的手段,带着企业以冒险的方式完成降低用工成本的灵活用工需求。
2、虚开发票、洗钱等风险。
为了赚取服务费,一些不合规的灵工平台同意帮助雇主伪造雇佣痕迹,包括发布虚假雇佣信息、提供虚假账户申请雇佣、接受雇主支付,然后通过私人回报形成闭环资金。与企业串通平台虚假业务,获取进项发票,以达到所谓的“税务筹划”目的,平台也成为虚假发票的工具。一旦这些灵工平台被调查和处罚,相关企业通常面临资金冻结、发票无效、连带检查等危机。
3、全程电子化难以监管。
由于灵活用工平台面向的是零散、不同地区的个人,而从业务发布到签订合同再到付款缴税全流程皆依赖线上平台,全流程电子化,税务局获取的信息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代征平台提供的信息,导致这些平台的信息难以被实时监管判别,容易出现平台少缴税款等违规的问题。不少灵活用工平台甚至会盗用个人的身份虚构劳务。
就在刚刚过去的2022年,湖北某灵活用工平台通过搭建灵活用工平台,借用、购买大量自然人身份证信息,签订虚假的劳务合同,虚构平台用工业务、信息服务业务等,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2393份,虚开金额2.2亿元,共造成国家税款损失5000多万元。
三、灵活用工平台资质考察
那么,如何考察选定的灵活用工平台是否存在以上风险呢,常用的是以下几个考察思路:
1、 灵活用工平台的资质与业务水平
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量:
1)、是否拥有相应的委托代征授权等相关资质证书。企业可以要求灵活用工平台提供其与主管税务机关签署的《委托代征证书》,确认其受到税务机关委托,能够代征税款,并确认有权代征税款的期限。
2)、签订的协议是否规范,提供发票是否合规,需要上传的业务资料是否过于简化。
3)、平台中的每个流程能否做到证据留痕并且保存好业务资料。这就要求平台的技术与运维团队具有一定的实力,或是否采取区块链等新兴技术提高数据的可信性与安全性。
4)、灵活用工平台支付路径是否清晰透明,资金管理能否有效且安全。
2、业务的真实性与相关性
事实上,无论企业做什么样的税务规划,包括使用灵工平台来解决就业问题,所涉及的业务都需要真实合理,经得起审查。同时,要注意保持证据链的完整性。从业务合同、资金流向业务流程中可能涉及的文件需要妥善保存和符合常理。对于一些企业在实际业务中已经向个人支付了报酬,但由于发票问题需要在灵工平台上补充,税务机关可能会认定涉及资金回留。建议企业在这种情况下慎重选择使用灵工平台,否则得不偿失。
3、留意比市场价格低的灵活用工平台
一般费率比市场价格低的原因主要是企业所在园区有税收返还的资质——这时候就要考虑地方园区返还政策的稳定性与持续性,俗话说树大招风,国家喊停部分园区的税收优惠及返还政策屡见不鲜,对于这种平台,所处地区的返还政策是否稳定、可靠也是企业需要考虑的一大方面。
此外,一般可以获得返税的企业需要有一定的纳税承诺。如果达不到承诺,就没有办法实施返税。甚至有些地区的退税只有一年后才能实现,这意味着平台方需要提前一年缴纳税款。如果没有资金实力强的公司,很难做到。也有一些小平台拿到资质后开始做生意,但实际上是不合规的。比如为了节省资金,少缴税款,超出代收权限,不按时缴纳税款,甚至挪用资金卷钱逃跑。这样,虽然企业以较低的成本实现了灵活的就业,但却埋下了更大的隐雷。因此,对于费率远低于市场价格的平台,云获君建议慎重考虑选择。
结尾
虽然灵活用工平台在法律和税收层面没有国家层面的明确规定,但大多是地方政府发布的通知文件。我们也期待着国家在鼓励和支持灵活用工等新型就业模式的同时,完善资质门槛、就业保障、税收征收问题、法律关系定性等法律和税收盲点,提高平台准入门槛,加强平台监管,引导灵工平台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