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优先,成为了二十大备受瞩目的关键词之一。
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消除影响平等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和就业歧视,使人人都有通过勤奋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
此外,报告还进一步提到,完善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保障制度,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健全劳动法律法规,完善劳动关系协商协调机制,完善劳动者权益保障制度,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
就业乃民生之本,也是财富之源。当前中国就业压力不减,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因此,保持就业,促进政策的稳定性需要多方共同努力
中共二十大瞄准就业的痛点、难点,部署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强化支持、破除机制,加强保障,给劳动者的“铁饭碗”注入更多“稳能量”。
强化就业优先政策
我国有14亿多人口、约9亿劳动力,解决百姓的就业“饭碗”问题至关重要。
过去十年,中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年均超过1300万人。2022年全国新增城镇就业目标是1100万人以上,但当前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就业工作仍面临不小挑战。
党的二十大报告特别提出,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把它提到了战略高度,也就是全局性、前瞻性、长远性的国家战略。核心就是要使人人都有通过勤奋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这个勤奋劳动的机会首先就是要通过就业来保障。所以就业问题实际上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它也是一个社会问题,一个政治问题。
灵活就业补齐短板
最近几年来,我国新经济,新业态蓬勃发展,各种灵活就业模式吸纳了大量劳动力就业。根据人社部此前公布的数据,我国灵活就业人员约为2亿人。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未来大机器将会取代工厂人工劳作,工厂内工人数量就会越来越少;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及平台经济的普及,大量的就业机会将会转向平台,平台为双方提供相应服务,数据显示,中国灵活就业人员数量超过2亿人,未来灵活就业人员还将进一步扩大。
但目前,很多灵活就业者被“困在系统里、绑在算法上、捆在抽成里、游离在社保外”,正当权益容易遭到侵害。以外卖配送员为例,他们遭遇意外事故保障缺位的问题时有发生。
当前,灵活就业群体中,农民工人数较多。他们普遍存在职业技能普遍偏低、文化程度不高的问题。而当他们在遭遇意外伤害时,很难获得社保的支持。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战略与发展研究院研究员涂永前认为,这就需要人社部门及平台企业研究如何保障这部分劳动者的职业伤害风险。“有些平台企业也正在选择购买商业保险的方式。但是由于灵活就业群体的方向多样,遭遇的风险也不一样。如何让他们的风险降到最低,是我们政府要做的事情。”
他指出,灵活用工的各种形式对全日制用工形式的劳动法制产生了冲击和挑战,传统的劳动法体系应该进行制度重构:扩大劳动法的调整范围;对各类灵活用工形式分类规制;对劳动法中的强制性规范和自治性规范进行合理配置;进一步优化劳动法三层调整模式;重构劳动法与民法的功能分工。“未来应当对于灵活就业给予更多的制度供给,让更多的人在灵活就业的过程中获得学历提升、职业技能提升,进而获得更多的工作机会。”
党的二十大代表、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立案庭副庭长乔蓓华在调研中,发现快递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等群体的劳动权益保障问题被频频提起。二十大报告中也强调,要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在乔蓓华看来,这是对立法和司法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新挑战。“这几年涉及外卖小哥等灵活就业群体的案件经常引发社会讨论,有些还产生了不小的争议。究其原因,这是一种新的用工形态,法律上暂时没有明确规定。”乔蓓华说,一方面,劳动者的基本权益必须得到保障,另一方面,企业的发展也需要兼顾,不能施加不合理的负担,这就需要各方共同寻找劳动者权益和企业发展之间的平衡点。
随着一系列政策及保障制度的落地,劳动者的权益将得到更好的维护,有利于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让就业不再成为难题。
(采访资料来源:上观、凤凰网财经)